精神病人是否一生无望
当然不是,我是精神科医生,也不知道你是从哪里得到的如此消极的答案,我可以肯定告诉你,在我治疗过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当成有很多在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过着和我们每一个人没什么不同的正常生活。
精神分裂症确实是目前已知的最严重的精神疾病,给患者朋友的社会功能造成的巨大的损害,所以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确实会表现为缓解期也没办法正常工作,正常生活的严重表现。但这也只是一部分患者的表现,实际上这种严重表现与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与治疗效果的好坏,与坚持维持期治疗的好坏,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举个例子,我的病区里多是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女患者,在她们中确实有一部分会反复住院治疗,甚至有的每年要住上3,4次,而他们反复住院最大的原因就是在缓解期没有按时服药,在我的印象中这样的原因,甚至达到了80%。反复住院治疗的患者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愿接受自己患病的事实,不愿意坚持药物治疗,喜欢所谓的“自由”,喜欢随性而为。
而看那些几年都鲜有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最常见的仰仗就是遵医嘱坚持服药,服药可以帮助他们左右自己的人生,可以帮助他们远离复发,可以帮助他们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一边是“我行我素”,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与世隔绝;一边是“遵医嘱服药”,和我们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我想这是一道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选择题。
从医十多年,治疗过许多精神分裂症患者, 其中有很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有很多朋友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疾病缓解后能正常的工作,正常的生活,他们的人生中有工作,有朋友,有结婚,有孩子,有我们有的一切,和我们没有任何区别。
比如小燕(化名),首次发病后多次住院治疗,但小姑娘和父母都没有放弃,一边坚持系统治疗,一边积极的康复,努力回归到原来的生活。去年小燕的妈妈告诉我,她已经考入了一所学校,成为了一名体制内的数学老师,教孩子们自己钟爱的数学。而且也有了一个喜欢自己的男孩子,小燕还主动和男孩子讲了自己的得病经过,甚至还给他看了自己正在坚持服用的药物,但男孩子表示这一切都可以接受,就是喜欢聪明的小燕。
因为家里有精神病人的缘故,我一直在做这方面的问答,接触好多个精神病患者,可以说大多数人是没有未来的,但也遇到过痊愈或者生活全部自理或者考上好学校的病例。
小区里有个四五十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意识全无,是老爸老妈在养着他,疫情严重时期怕他出门惹事,父母把他关到车库里,那一阵每天听到他喊叫,好不揪心。他父母也是没有办法,病情严重到这种程度的,有什么未来可言,将来父母去世他只可能被送进封闭的精神病院。
我丈夫的舅母也是个精神病患者,结婚后才知道她有病,生孩子的时候复发了,那时候孩子就由姥姥婆婆侍候,给她在赤脚医生那里开了些中药。之后全家什么事都不用她操心,因为她一上火就犯病,养了三十来年,现在五十多岁了。孩子成家了,舅母居然好了,舅舅走到哪里她跟到哪里一起打工。
她年轻的时候家里都因为她的病犯愁,岁数大了在将养之下居然能打工挣钱了。
我有个教初中的同学,她有个女同事就是精神分裂症,同事们都知道她住过精神病院,可是她住过一次院之后,一直用药物控制病情,在学校十多年了一直没有犯过病,再过两年她就退休了。
和我女儿一起住院的一个女孩,她妈妈原来是高中老师,女儿患精神分裂症住院系统治疗之后,妈妈就办了病退一直陪着女儿,女儿去哪里念书她就去哪里。看管女儿吃药和学业,现在那个女孩儿研究生毕业考上了公务员。
精神病人的未来,取决于病人自身的病情程度、家人的关注程度。
我来说几句,精神病者,特别是精神分裂症病者,可以说一生无望。
如果得了精神病,想有个好朋友是很难的,在病前交的好友都会离你而去,在病时医院回家,见你说声好话,就离你远远的,就永远不想见你了。亲戚也一样,也不想见你,离你远远的最好,不用说走亲戚了,麻烦。家人子女也一样,不想理你,做事也不问您,不爱答理你,管自己怎样做就自己做,象个多余的家里人,病者好苦呀。如果结婚以前生病,想找个老公,老婆也找不到好的,更不要想生儿育女了,听说这病有遗传的,不好生小宝宝的,真是天方夜谭,苦呀。得分裂症者,吃药有付作用的,爱睡,不想运动,不想走动,不合群,自游注意者,人见人怕,人家离你远点最好。
现在还好有党中央,政府的帮助,该病吃药不用钱",生活等有帮助,家人还好点,不然精神病者更苦呀。好了今说一点点,下回在说吧。
- 我认为,得了精神病,是一件很残酷的病症。它像一个邪魔,侵占患者的大脑,更改人的正常思维。让人失去了,这个世界的正确感知。使患者沉浸在病态世界中,或悲或喜。说句玩笑,病人做着特别荒唐的事,自己却浑然不知,自得其乐。所以,我认为,得了这个病,肯定一生无望?
精神病人分好多种,大众了解比较多的抑郁症也是精神疾病的一种,目前患者数量还挺多,轻症服药治疗后基本和常人无异,可以工作恋爱结婚。我婆婆就是抑郁症患者,主要表现为失眠、轻生,需要天天服安眠药才能睡着,截止目前已经坚持服药四年多,吃了药以后,从外表看不出异常,家里人平时多注意一下就行,不需要很特别关注,言谈举止和我们一样,虽然还是有睡眠障碍,但是不再有轻生的念头了。
我亲姨年轻的时候谈对象,吃了一个闷亏,此后就有些精神异常,后来被确诊为精神病人。基本上算是终身一直在服药治疗。目前已经六十多岁了,住在养老院,还在养老院找了一个老伴,一年里总要找机会出门旅游几次,虽然无子无女,看着比我们小年轻过得还要潇洒。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精神疾病,都要好好配合医生治疗。不要标签化,只要努力就会有改变。家人一定要给病人支持,别带着有色眼镜对病人冷眼看待!
祝安好![祈祷][祈祷][祈祷]
我17岁重度抑郁,后来当了18年小学老师,后病休。我觉得抑郁症有未来。
我妈妈重度精神分裂症,现在我陪伴她成长、照顾她,亲眼看到她越来越好起来。
我个人及家人的经历使我们有理由相信:精神病人是有未来的。关键看病人是否足够努力。
否,我认识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他曾经五次住院治疗,但是除了住了5次院以后,他认识到了自己的病是需要终身服药的,所以后来他坚持服药,已经有10多20年没有复发了,而且还在正常的工作,他身边的同事都没有把他当成精神病人看待。他现在已经工作了三十多年了,再过几年就可以正常退休了。精神分裂症患者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做到早就医,坚持服药,是可以回归到社会的正常生活的。
精神残疾是什么概念?精神残疾证办了对于精神病人有哪些好处
精神残疾包括智力低下、精神分裂、抑郁、躁狂、自闭、双相情感障碍等。办理残疾证要看残疾程度,一共分四级,最高一级,完全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如果曾经住过院可以评到二级。一二级在上海这样的城市可以获得比较高的福利补贴,三级以下办了也没什么意义。一旦办理了残疾证,就业就很难了,因为单位在审核资料时一定会知道,所以如果症状不严重,为了能找份好工作,最好不要办。
办理残疾证,对于病人来说是有好处的!得了精神病,每年的医疗费还是很惊人的!有了残疾证,可以享受残疾人补贴!村里可以,以个人名以办理个低保!医再报点,这样一来医疗费就解决了一大部分,能省不少钱的!
如果你目前还没有申请建立精神残疾人证的档案,最好不用去申请办理了。精神残疾人是指人人都叫骂的神经病疯子,生活中因不幸而在身体和生理方面的影响,情绪和意识上的一种病态反应。办理了精神残疾人证之后,只有一二级残疾人按照国家政策在帮扶低保生活,三四级残疾人惹在三四线级城市的农村精神残疾人大多是没有政策帮扶低保生活。
受不了众乡邻村友的讥讽嘲笑言议而苟活,背井离乡求职打工生活难,因为你有精神残疾的病史档案,公司上班的企业工厂不会招用,既是有的人招用了你,遇到一些问题闹起来,在处理方面惹有不当,或你不服,便会发生争议,会去求助一些政府单位,当你拿出残疾人证,他们一看到是精神残疾人有事求外理。你想想谁会相信一个神经病人疯子说的话,弄个不好的话还会把你弄进精神病医院去,总之你的事对和错没有人相信你,精神残疾人在生活之中除了一点自信,还能相信谁?
造化弄人是天意,谁会生来想这样。
精神病患者,其实内心是明白、痛苦的,是真的吗
有一句话是这样的:自从得了精神病,我精神好多了!
精神病患不知道痛苦是因为他已经失去了自知力和自制力了,生活在自己的空间中。他没有觉察外面世界的能力。自己也许过的还算快乐,每天傻笑,但是周围的人看到他那样还是很伤心的!
心理疾病的话,他对疾病有觉察力,有自知力和自制力,但是只是偶尔会失去控制而已,这样的人,会觉知到自己活得很痛苦,同时他的痛苦也会让周围的人感受到痛苦,毕竟一个好端端的人变成这样,周围人肯定也还是会很伤心的!不知道我的解释能不能让你明白!这个时候不是讲道德的时候,因为他们都不知道也控制不住自己做的事。
我听到过一个医生把脉时给一个深度抑郁症说:我听见了你心里在哭泣,你承受了很多,你有巨大的委屈和伤心💔。
从此我就知道了,精神疾病的人群,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他们是为别人着想的。
精神病也有多种,通常是指精神分裂症,精神发作期间,主要是撑控不了自己,不完全理智,有张逛型,也有郁闷型,一些意识还是存在的,照样会写信,可玩扑克这类遊戏,而且还会偷牌。一次我去精神病院,正趕上他们在集体唱歌,看我们生人去时分外卖力,听完几个歌后,我顺便说了一句,都是些老歌,其中一位女患,瞪了我一眼,随即起了一个新歌带头唱了起来!他们在发病期间的事,有的还有清楚的记忆,一个患者病好后办理了出院手续,非让护士长送他1⃣️程,表示与护士长的亲近(精神病院里护士长通常是男的),结果走到路上无人处把护士一顿打,一边打一边述说他在患病期间的一件件对他不好的事,包括梱绑等!这个些事还真是得小心呢!
不是真的,你说的是神经症患者。在狭义上讲,神经症患者跟精神病患者是有区别的。
神经症患者意识基本是完整的,但内心在是非之间发生强烈冲突,患者通过神经症将这种冲突勉强统合起来,所以症状得以长期维持下来。神经症患者是有强烈痛苦的。
精神病则主观意识发生混乱,其矛盾行为并非产生于相互冲突的观念,其意识与意识之间虽然相互矛盾,但并不会发生联系和冲突,所以精神病患者并不会有痛苦感觉。他们的悲伤和痛苦只不过是一种条件反射,没有基于意识的强烈情感体验。
精神病患者,其实内心是明白、痛苦的,是真的吗?
真实情况,患者可能既不明白,也不痛苦。
如题主描述:在农村,总是对你笑呵呵,然后嘴里不知在念叨什么的那种,听说他们是言语表情动作不受支配。
对于患者的自言自语,大多还是比较复杂的精神症状。
有些患者,开始时由于耳边有言语性华幻听,患者会与幻听聊天,于是残留下精神症状。还有的是出现了思维的异常,用专业术语来讲,患者可能就某一概念停滞不前,比如某些患者嘴里不停念叨:“性别搞错了”,无论别人问什么问题,他都会说这句“性别搞错了”。所以在外人看来,这个人似乎智力也不正常,其实,这只是某些精神疾病的特有症状。
那么,患者的内心是明白的吗?
可能明白,也可能不明白,要看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对于患病多年的接近衰退或者已经衰退的精神病人来说,确实可能是不明白。
专业内有这样一个概念,叫做思维贫乏。指的就是患者的大脑内思想内容空洞,这时患者几乎是没有什么可以想的,也没有什么可以说的,所以,当你与对方谈话时,他要么会说“不知道”,要么可能完全不作答。
与思维贫乏相对应的情感被称作情感淡漠,患者没有喜怒哀乐,对一切刺激都不会产生相应反应,所以,对于题主所说的内心痛苦,至少在这个时期的患者来说,是不存在的。
不过对于发病初期或者维持期症状控制较好的病人来说,或许可能存在痛苦体验。很多患者经过一段时期的治疗,发现自己所患疾病根本没办法治愈,又遭受社会歧视,所以,内心难免会产生痛苦和自卑,临床上,精神分裂症共病抑郁症的也很多见,而且,因出现分裂后抑郁导致自杀的案例也屡屡出现。
精神病患者,其实内心是明白、痛苦的,是真的吗?
在很多人的大脑里,包括一些专业人员,认为精神病患者没有自知力,不知道痛苦,没有求助动机,不承认自己有病。但实际并非如此。
很多精神病患者不出门,到家以后把门关紧,是害怕,怕别人把自己怎么样,很多精神病患者失眠严重,难道不痛苦吗?他们对外不承认自己有病,多数是因为人们对这种病的偏见,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一般分为两种状态,发病的时候和平静的时候,发病的时候时遇到什么刺激了,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出现各种常人难以理解的言行,但他们的内心也是清楚地。有的精神病患者坚信某些没有的事,如坚信别人要害自己,是因为焦虑太高,单向思维,把概率无限放大。
正确科学,理性的人认识心理疾病,才能高效的解决。
问候题主!
关于您的话题,“基本”是正确的。
您的问题,让我想起了一个老太太住院引起的一个趣话,恰好,我记录下来了。分享如下:
75岁老太太这是第三次住院,她得的是抑郁症。其抑郁症是怎么得的呢?
老太太60多岁开始,感觉喉咙坑处总是一高一低,手摸有软鸡蛋一样东西,也得不着这个东西。她看别人都没有。于是,她去了医院,医生说是甲状腺囊肿,遂做了手术。
术后推出一个又一个病人,看谁都能说话,唯独老太自己不能发大声。一年后,还是声音小,像是耳语,嘘着说话,于别人眼里,似乎有气无力的样子。
从此,老太太睡不着觉,心烦意乱,心慌。去遍了各大医院都查不出什么毛病,通过女儿打听,来到精神医院。
第二次住院是因为断药。
第三次住院,人已经76岁。住院是因为女儿感觉母亲逐渐显瘦,胃肠不好。其女儿是老师,由于母亲的病的问题,她经常学习精神病学理论知识。
精神障碍病人能活多久
精神障碍患者能活多久
精神障碍患者能活多久很难回答,受多种因素影响。
研究显示,在精神障碍的群体中,精神分裂症男性和女性病人的平均寿命分别比未患病的男性和女性缩短15年和12年。此外,精神障碍病人受症状影响,会出现自残、自伤,甚至自杀的行为,这些行为会导致寿命缩短。
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并非单纯的脑部疾病,而是涉及代谢、消化等多方面功能的损害,其代谢等指标有许多异常,疾病还可以引起生活作息不规律。同时,药物副作用可以引起病人发生代谢功能紊乱,继而造成心脑血管损伤,影响生活质量和寿命。
家中有人确诊为精神障碍,家属应配合医生对病人进行治疗,控制病情,关注药物副作用并及时处理,保持病人生活作息规律,提高病人生活质量,预防病人自伤、自杀行为。
本内容由北京回龙观医院 康复科 副主任医师 李永刚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精神病人如何强制送医
精神病人强制送医程序:
一,人民法院审理,对于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在一个月内作出强制医疗决定;
二,被决定强制医疗的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强制医疗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决定书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强制医疗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