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的你啊儿子结局
结局是李俊夏死了。
惠子望着那张遗照,望着俊夏永远年轻的脸庞,忽而感到后怕,她害怕自己忘掉了所有美好的回忆。天空飘雪,惠子扫雪,因为她害怕自己的儿子在雪地中行走后摔倒。而太尚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也想到了自己的母亲
还有记得诛仙的道友吗?当年做情缘任务的好友,说好的不见不散,如今你又在何方
入坑诛仙是在08年,一堆游戏好友,每天上线能扯到天南海北。那些年,诛仙陪我走过了一段美好的日子。
铃铛咽,百花凋,人影渐瘦鬓如霜。深情苦,一生苦,痴情只为无情苦。
杀了多少人和怪,积累了多少的财富,有多少个组队奋战的兄弟,都变为过眼云烟,那一个个黯淡的头像曾经也都是闪耀的星辰呀!
当时年少轻狂,意气风发,广交天下好友,也曾有位姑娘与我情投意合,却突然间没了音讯。踏遍万水千山踪迹难寻。
终究是没落了,玩不动了,有多少人会关注呢。
有些游戏就是只能回忆,如果现在选择回去继续玩也找不回当年的感觉了!
我相信很多人玩诛仙都是因为看过诛仙小说在玩的,我记得我刚开始玩的时候只是为了体验游戏剧情,其实诛仙这款游戏的代入感并不是很好,游戏内场景也和我想象的诛仙世界也差了好多。但是也坚持玩了几年时间。
我记得最开始的时候为了一颗嗜血珠法宝得刷好久好久,后来又出了噬魂、天琊真的是肝到爆,不过进游戏看到各种只能在小说文字上看到的东西感觉特别兴奋,虹桥、天音寺、草庙村、御剑飞行、还有神剑驭雷真诀竟然是个大锅盖!现在想想还是有点怀念的。
不过导致我AFK的原因确是氪金,这游戏真的是烧钱,应该说完美的游戏都比较烧钱,炼器、法宝、时装、BB全都需要RMB来砸,花几千上万的还只是入门,所以土豪玩家和平民差距特别大。
确实是玩不下去了,现在也出了很多其他优秀的网游,诛仙这款游戏只能留在记忆里,也不打算在回去玩这个游戏了,再见,诛仙!
更多更好玩更有趣的游戏视频资讯内容欢迎关注:侠踪魅影
《我的团长我的团》中阿译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阿译是一个在炮灰团中与其他炮灰都不相同炮灰。
阿译有文化,他自尊又自卑,精神层面上他不甘把自己降低到与炮灰们同一层次,可他又一事无成,很多方面还不如那些炮灰们。烦了也有文化,但阿译他怕烦了,因为烦了跟他一样有文化,不但自己玩世不恭,而且一眼看透了阿译。因为烦了开始时也满腔热血,但在现实面前碰壁之后,为了生存能很快的随波逐流,而阿译不能。阿译他又不由自主流露出内心的真实,结果只换来炮灰们的嘲讽。看到阿译的表现,让人想笑,细细一想难免心酸。
他渴望成为一个勇敢的人,他成不了虞啸卿,成不了死啦死啦,连烦了都比他强。烦了至少都有个伪装的坚硬外壳,但阿译连装都装不出。实打实的硬核桃虞啸卿更是自不必多说,阿译面对虞啸卿双腿直哆嗦,只有仰望的份。死啦死啦这个妖孽一样的怪物,他身上的魔力阿译永远也学不来,所以他佩服死啦死啦,并出乎意料的敢于在唐基面前承认这个事实。
阿译最后明知是死,但他还是带领增援的炮灰冲上了南天门,最终成为了一个勇敢的人。小说中他为了部下的生命着想被烦了劝降后又自杀,这时的阿译完全成为了一个自己心目中想成就的自己,一个中国人从古至今崇尚的“士”!
阿译的身上有太多太多我们这些普通人的影子,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阿译成就了自己,而我们没有做到。
阿译长官是个典型的上海人形象,时不时就准备发作小资文青病,结果一概被炮灰团伙忽视,郁郁不得志。时不时就掏个小镜子出来倒拾自己,还一脸自我陶醉的臭美,其实上海人一百多年前就开始的这种什么情况下,都不忘尽量把自在收拾整齐,已被历史证明是个很先进,很合乎潮流的习惯,但是在大多数时间里,在我们以大老粗为荣的国度里,一直是被批判、被嘲笑,被歧视的习惯,大多数人视之为娘炮、臭美。
阿译长官很重视个人荣誉,到部队混在一帮残兵败将里,从上海逃到滇西,都没把自己在军校拿的绩优奖章丢掉,一到正式场合,还堂而皇之的挂出来,别人明潮,他就选择无视,别人暗讽,他就假装误会人家是点赞。在炮灰团这个团伙里跟大家相依为命,阿译其实对这帮人还是有感情的,并非迫不得已,但是他的小傲娇,非得让他表现的时常要显示自己跟这帮人格格不入,不屑以之为伍。
炮灰团被虞师收编,他遇上军官学校的老师唐基,人家对他只有个很模糊的印象了,可是他立刻跟个爱粘着老师打小报告的小学女班长似的,紧紧巴了上去,后来唐基也确实就一直通过阿译,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炮灰团,小报告肯定真打了不少,但是没有敏感的,或者阿译自己觉得敏感的,这也是上海人的一种习惯,我听很多老知青评论各地人的性格,就提到上海人的这个共性,他们有自己的小精明,一有机会,一定会为自己做一些钻营,但是都不愿意轻易牵扯同伴,很少在钻营里做出踩着别人上去的事。电视里没有,原著中阿译长官结局很惨,抗战胜利后,当上国军团长,跟我军对决前,小太爷来劝降,他也看出大势了,部队交出去,自己却因为自己精神上的一些坚持,自杀了。
阿译长官:等下出去,要挺胸抬头的,我们是投诚,不是投降,我们打得过,只是不想打了。最后阿译自杀了,他做到了他所说的:我死也要做成他那样的人,做不到的话,吾宁死乎!阿译看似青铜,实则王者。虞啸卿反之!
最近又看了一遍《团》,对比其他剧,还是《团》更能触动人的灵魂。剧中所有人物都是不可或缺的,他们完全真实再现了那个时代,那些活在战争中和战争边缘的普通人。特别是在对待国家民族、个人荣辱、生与死、情感良知、是非取舍上,这些小人物表现各不相同,但又在大义上殊途同归。即使早已远离了那个年代,现在的人看后也不禁感同身受。
阿译这个角色非常重要,是少数几个贯穿全剧主要人物之一。阿译身上体现了复杂的人性,怯懦、斯文、势利、虚荣,但也善良、勇敢、大度、团结。他能力不强,却有成为龙文章那样人的理想;智谋不高,却甘于服从顾全大局;他势力虚荣,却珍视友情;他胆小怕事,却能与战友拼死一搏。他逐渐从一名穷酸气的科班出身的低级军官,饱经战火洗礼,最后终于成长为一名具备英雄气质的军人,恰恰是作品塑造的最真实的地方。
世界上就是有无数个阿译这样的人,相信你一定遇到过,他们看起来很“假”,但却无比真实地存在着,甚至你可以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我的团长我的团》在2009年上映,影片影响力不低于电视剧《亮剑》!
《我的团长我的团》主要讲述了国军在云南一带的斗争!
阿译可以说是这部剧中的灵魂人物,尽管总是那么格格不入,遇到困难,他总是鼓励大家,勇敢面对,敢于做炮灰,所以说阿译在这部剧中的作用非常之大!
对于阿译而言,没有什么比国家兴亡,为父报仇更为重要,从一个胆小的文官,慢慢变成一个打死不后退的硬汉,我觉得此人物设定的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