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游记》里会有女儿国的存在
《西游记》里怎么会有女儿国的存在?
记得《西游记》里这个女儿国叫“西梁女国”,里面有世俗国家的一切,女王,丞相,大臣,驿站,百姓。唯独没有一个男人的存在。
以前看了《西游记》这个章节那一刻起,就梦想自己能找到这个“西梁女国”就好了,找老婆脱单根本就不要花力气动脑子啊。不要什么存款,房车之类了。
尤其是朱琳扮演的“西梁国女王”更加是许多男人年轻时的“梦中情人”,温柔美丽,几声“御弟哥哥”让人少活几年都成啊。
那么吴承恩的《西游记》里怎么会写到女儿国的存在呢?
小编以为,吴承恩在现实生活中必然经历了或听说了类似“女儿国”的存在。
唐代有一个在中国与吐蕃力境的少数民族叫“羌族”,他们建立的政权就是以女人为主,小编怀疑他们的社会仍然处在母系社会。
因此这些小国的风俗就类似于“走婚”的制度,因为这个地区女人当家,女多男少,所以当地男人几乎就是被忽略的存在,甚至可能是繁殖后代的工具而已。
即使有外面的男人进去,只要这个男人长得不是过于猥琐,由于大唐对于这样的小国就是“繁荣”的代名词,那里的女孩更喜欢和你交流,膜拜你,要是能春宵一度,她就更喜出望外了。
也许,吴承恩就是听说了这种小国,才在《西游记》里多了一个“西梁女国”。
小编觉得,唐三藏所谓的“八十一难”这一关看似容易,但实际上再难过,因为“西梁女王”不是要吃他,而是实实在在的爱情啊!
西游记有一个最基本的主题,压迫和反抗,大闹天宫,反抗君权天授,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降妖除魔,其实就是反抗各种阴险淫邪的黑恶势力。女儿国在其中确实是一个特殊的章节,简单来说,就是描写女性独立意识觉醒,反抗封建礼教,不过无巧不成书,女儿国中有段描写,居然跨越时空,今人读之捧腹。
1、女王治国,井井有条,女人的能力不比男人差。
西游记这样描写女儿国,“市井上房屋整齐,铺面轩昂,一般有卖盐卖米,酒肆茶房,鼓角楼台通货殖,旗亭候馆挂帘栊”虽久不见外人,使馆驿站也是一应俱全,女王銮舆不亚中华之盛,六龙喷彩,双凤生祥,大殿之上也是百官分列,各司其责。好一个安康繁华的国度。
明朝后期,商品经济在江南地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纺织业的繁荣,雇佣了大量的女工,女性随着经济地位的提升,促进了女性独立意识的发展,家庭社会中都能独当一面,女人治国的形象从另一个侧面肯定了女性地位的提升。
2、反抗封建礼教的压迫,女性也可以主动追求情爱。
明朝时期讲究“存天理,灭人欲”,对人性正常需求的压抑,可以说是越来越严重,女性尤其为甚,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基本没什么社会地位。
而在女儿国中,西梁女王能够主动追求自己所爱,“御弟哥哥,请上龙车,和我同上金銮宝殿,匹配夫妇去来”虽然知道唐僧一定要西去取经,但对其自信,自尊,努力争取幸福的人物形象描写,很好的表现了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
3、疼痛体验
女儿国中,唐僧,八戒,沙僧三人怀了孩子,疼的是哼哼唧唧,这个有趣的细节可是穿越时空了,现代社会,为了让男人体会下女人生孩子的痛苦,特意有个疼痛体验的项目,痛感9级,痛感10级,层层加码,让你尝尝疼的死去活来的滋味,才会体会到自家老婆做出的巨大贡献,唐僧师徒可算是这一项目的始作俑者!!!
总的来说,西游记里女儿国这一章节的描写,体现了吴承恩对封建礼教压迫女性的一些粗浅的思考,考虑到其所属的时代背景,这些描写难能可贵。
首先要明确的是,存在即合理,也就是说这一情节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接下来我将从其原型以及情节设置对整体故事性的推动两方面来进行一个论述。
“西女国,皆是女子,略无男子,多诸珍宝货,附拂逢国,故拂凛王岁遣丈夫配焉,其俗产男皆不举也。”
再看西女国位置也就是在新疆和西藏的交界地带,临近印度,处于玄奘取经的必经之路上,所以史书和游记的记载使这个更具有真实性。所以说西游记里面的女儿国所依照的原型应当是西女国,只是作为小说而言的话,增加了更多的细节,使得他的艺术形象更加丰富而已。
其二,英雄难过美人关。西游记一路上有八十一难,八十难,更多是针对于战斗力而言,那么我认为在女儿国这一难则更多的是留给唐僧的。更多的出于对自我欲望和贪念的一种审视。如果是出于原著的考量来说,那么我认为从头到尾唐僧是没有动心的。如此也证实其佛心坚定。
首先,原著里面的女儿国其实是一个比较恐怖的地方,里面女子对于男性不从则杀,更多的是出于欲念,而不是情感。而女儿国国王想要与唐僧的结合,也是处于一种政治的考量,毕竟唐僧是东土大唐皇帝亲封的御弟,女儿国未曾见过男性,女王愿意与其结合,其目的是为了永传帝业。现引原文如下:
寡人以一国之富,愿招御弟为王,我愿为后,与他阴阳配合,生子生孙,永传帝业。
并且一开始宣布所谓成婚之事的时候,唐僧根本还未曾见过女帝,作为一个僧人,面对突如其来的婚事反应,更能体现出他的态度
“长老越加痴哑。”
再看之后三张与女王的互动:
此心最是痴呆处,情天色界也。
《西游记》是一部写心的书,从天真到悟空经历了人生的各种境界。吴先生形象化了心的不同存在,也形象化了心在蜕化时面临的一切。《西游记》是一本宣扬佛法的书,在书中渗透进了佛教的立场和观念,情这一关是必须通过的。
女儿国是《西游记》里作者巧妙构思而设计的故事情节,目的是为主人公唐僧服务的,有了这个情节,更能突出反映唐僧有坚强毅力,不贪图荣华富贵,不为女色芳容所惑,不中途放弃事业,一心去西天取经的坚强意志和决心,让唐僧在作品中形象更突出,更丰满,又增加了小说的趣味性和曲折性。
西游记女儿国奇遇内容概括
唐僧师徒四人途径女儿国,三藏和八戒误饮子母河之水,身怀鬼胎,幸得悟空打来落胎泉水才能幸免。而后入朝倒换官文,唐僧却被女儿国女王和蝎子精同时看上,悟空用计脱身女王,却败于蝎子精。观音化身前来指点,最后请来昴日星官,最终制服蝎子精。
西游记女儿国概括
唐僧师徒途经西梁国,请女王照验通关文牒。女王要招唐僧为国王。孙悟空献计假意应承,待倒换官文后,定住了女儿国君臣,不料蝎子精乘此机会摄走唐僧,女儿国君臣大惊失色, 女王自觉惭愧,率多官都一齐回国。
西游记女儿国
简介:唐僧师徒途经忘川河,因激怒河神而误入西梁女界。闯入其中,众人才发现这个国家只有女性,并且建国以来此地就没来过男性。而且国中立有祖训,将男人视为天敌。
典籍中更有预言,指明有朝一日,会有东土而来的僧人带着一只猴子、一头猪和一个小蓝人闯入其中。他们到来之日,便是女儿国走向毁灭之时。
西梁女国是明代神魔小说《西游记》中的国家之一,又名女儿国。因为此国所有百姓都是女性之身,没有男性之人的存在,因此世代只能依靠饮用“子母河”之水才可怀孕生子,故名“西梁女国”。西游原文之中并不存在“女儿国”的名称。
16集。这一集中,唐僧和猪八戒因为喝了子母河的泉水,孙悟空孤身取来落胎水化解了危机。女儿国王倾慕唐僧一表人才,甘愿以国相托婚配这位御弟。唐僧虽为圣僧,却非木石之人,内心不免微泛波澜,但为取经大业,他毅然割断隐隐情丝,谢绝了女儿国王的一片好意。隐藏在王宫中的琵琶妖女不怀好意,她乘机作法将唐僧掳入琵琶洞。悟空和八戒为救师父大战妖女,不料却被她的毒针刺伤。后经昴日星君相助,才收伏了这个幻化成妖女的蝎子精。
扩展资料:
《西游记》中的“女儿国”的地理位置、风俗民情来看,它的原型就是史书上记载的东女国,但是这个东女国并非没有男人,只是男人的社会地位比较低,处处从属于女性,以种地和打仗为主要任务,家庭和国家的权力则掌握在女性手里。在朝廷中国王和官吏都是女人,男人不能在朝廷做官,只能在外面服兵役。女王去世后,在族群中推选有威望的女性接任女王。在一般的家庭事务中也是以女性为主,男女之间不存在夫妻关系,家庭中以母亲为尊,掌管家庭财产的分配,主导一切家中事务。在《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关于东女国的记载是十分详细的,中唐以后,随着边疆战争的频繁增加,民族之间的对立隔离越来越严重,民族迁徙和融合加速,从而导致东女逐渐缩小甚至消失,史书中关于它的记载也就越来越少了,但东女国的一些部落仍得以保存和流传下来。西游记女儿国遇难概括
女儿国遇难:仲春时节,师徒从子母河乘船到民舍,唐僧、八戒口渴喝了河水,肚子作痛且一点点地鼓了起来,他们已怀胎了。
悟空到解阳山破儿洞取落胎泉泉水,却遭到如意真仙的报仇。如意真仙是牛魔王的弟弟,红孩儿是他的侄儿。
后来,悟空叫来沙和尚,让沙和尚利用他和如意真仙打架的机会,从井里取了一桶泉水,让唐僧、八戒喝了解胎气。
在京城“迎阳驿”,西粱女国王派女丞相提亲招唐僧为国王,当王官举行盛大的午宴后,女王送唐僧师徒出城,不料唐僧被风中闪出的一个女子掳走了。
毒敌山琵琶洞的妖精逼唐僧成亲,这个妖精独斗悟空、八戒和沙和尚三人。
后来在观音菩萨的指点下,悟空到光明宫请昴日星官降伏了女妖。原来女妖是只琵琶大小的蝎子精。
西游记女儿国剧情
唐僧师徒途经忘川河,因激怒河神而误入西梁女界。闯入其中,众人才发现这个国家只有女性,并且建国以来此地就没来过男性。而且国中立有祖训,将男人视为天敌。
典籍中更有预言,指明有朝一日,会有东土而来的僧人(冯绍峰饰)带着一只猴子(郭富城饰)、一头猪(小沈阳饰)和一个小蓝人(罗仲谦饰)闯入其中。
他们到来之日,便是国王(赵丽颖饰)和女儿国走向毁灭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