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更换了导演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终于开播了,距离第二季已经过了4年,这第三季才姗姗来迟。但其实早在2015年5月,央视纪录频道就已经举行了推介会,宣布《舌尖》第三季正式启动。当时总导演陈晓卿还透露,他们会在2015年春节期间抓紧时间抢拍,争取2016年年底播出。
结果事与愿违,纪录片还没拍完,就传出了陈晓卿离职的消息。去年10月23日,陈晓卿在他的微信朋友圈放出一张自己工牌的照片,并配文:“卡片的人即日起从央视离职,有给他寄好吃的,别再寄到光华路了。谢谢。”由此正式结束了他的央视生涯。
据说在2016年陈晓卿就跟台里提出了辞职的请求,上面的领导经过反复讨论,终于经过了一年时间才给了他批复。外界对于陈晓卿离职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普遍认为是央视给他的限制太多,而名气日益大涨的陈晓卿也接到了不少资金的青睐,因此脱离束缚、完全掌控自我也就成了必然。
当年一部《舌尖》,给央视纪录频道带来了巨大的收益。2011年频道刚成立时,全年的广告收入才3600万,2012年《舌尖》播出后迅速飙涨到5亿,而《舌尖》第三季仅冠名费就拍出了1.18亿元的天价,在此之前还从来没有哪一部纪录片有如此之高的冠名费。而陈晓卿离台之后,还带领着《舌尖》原班人马一起出走,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仍旧拍摄纪录片,据说他们公司筹备的第一部纪录片还是跟美食有关。
那已经拍摄了的《舌尖》第三季岂不是烂尾了?央视赶紧重组班底,女导演刘鸿彦临危受命,接替陈晓卿担负起了《舌尖》第三季的总导演。她其实也有很丰富的经验,曾在《东方时空》里拍摄过纪录片,从2003年起任纪录片栏目《纪事》的制片人。
已知的是两个原因:一,陈晓卿自己带了原班人马跳出央视,自己干公司,拍自己想拍的,所以央视不得已换导演。二,陈晓卿拍一的时候,纪录片已经很冷门了,他得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想怎么拍就怎么拍,结果火了,拍二央视就给予了很多限制和所谓指导,那样拍的就没劲儿了,所以三迟迟难产,最终临时抱佛脚,拍成了这样。
为什么《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换导演?
不光是导演换了,配音也换了, 从《舌尖上的中国1》到《舌尖上的中国2》,观众们都是听着李立宏配音过来的。相信李立宏的声音,大家已经熟悉了,配音的中途更换,是因为陈晓卿导演在《舌尖上的中国3》拍摄进行到一半时,突然离开。由此,《舌尖上的中国的3》也是耽搁了3年之久的拍摄时长。陈晓卿导演的突然离开,他身后的整个团队也跟着一同离开了。最后执行导演接下了这根棒子,继续进行了拍摄。《舌尖3》总导演由刘鸿彦担任,本季延续了前两季由多位分集导演拍摄的传统,共8集,每集50分钟。刘鸿彦导演也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第一季豆瓣评分达到了9.3的高分,《舌尖上的中国》更是被誉为是中国近20年来收视最高的记录片。然而舌尖上的中国2则口碑有所下跌,3也面临着舌尖2之前的问题,珠玉在前,搞不好就要被喷。不过从开播到现在来看,舌尖上的中国三并没有让观众们失望,收视率一度飙到1.8,遥遥领先,整体的内容也更加偏向美食背后的故事,更加加入了人文的因素,也是一部值得观看的好片子。
因为陳曉卿从央视离职了!
2016年8月和11月,听到传闻的朋友,托我问陳曉卿动向:
打从玩儿头条起,我平时就不怎么看微信了,尤其不看朋友圈。他离职的消息还是唐山电视台新闻总监李曉群提示我的:
我赶紧去翻看他朋友圈:
我是1995年离开体制的,对于离职原因我无意也觉得无须跟他探讨。这事儿我比较信服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德的意见:个性明显,能力超长的人通常会被组织视为异类,离职对双方都是解脱。
其实,由于都挺忙,我们平时交流不多,尤其舌尖以后更是如此,离职后貌似他比原来还忙:
有人问舌❸,我代为传递(另一个微信号):
爱好美食并关注他的人,请你们放心,他不会放弃写作✏️、拍摄🎬美食的。跟我一起拭目以待吧!以我对他的了解,负责任的说他一定会拿出精品!
他注册了头条号:陈晓卿。有兴趣的朋友去关注他吧!
谁能告诉我长大以后,年味为什么没有了
小时候喜欢过年是因为那时候的物质条件差,平时得不到的新衣服美食过年都能够满足,小伙伴也比较多。一年下来只有这个节日最隆重,全家人团聚走亲戚打牌放花炮。
现在的每个家庭物质水平提高了,平时吃喝和过年都差不多。对过年的那种盼望期待也少了许多。过年回去大家聚集大部分都是在互相比较。所以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过年的气氛也会变化。
80后的人可能还有以前的过年的那种感觉,随着老一辈的人离去,00/10后的小孩对过年感觉又会不一样,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以前物质条件缺少的年代,就没有那种过年的感觉。
舌尖上的中国哪一集说新年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部,叫“新年”
起初知道这部片子被冠以“大电影”的名头,梦厂心里是拒绝的。眼下泛滥的各种大电影,无非是综艺节目旨在圈钱的衍生品,而《舌尖上的新年》(以下简称《新年》)的前传,可是震荡了我大中华所有吃货的优质纪录片。美食纪录片,还原了美食,而不只美食
有人说童年时候的“年味”,如今没有了,这是为什么
我初中以前挑食,茄子不吃,豆腐不吃,鸡蛋不吃牛奶不喝,豆角不吃,鸡肉鱼肉不吃,猪肉只吃一点瘦肉。后来初中住校,第一个寒假,临近放假,教职工宿舍准备过年的肉,我去老师家问作业,老师家正在做丸子和烧肉。馋的我啊,可都是半成品,老师也没法给我吃。
我从老师家出来,给我妈打电话,说吃肉,我妈可开心了,儿子要吃肉啊,到家那天腊月29,我妈把两只鸡和五六斤排骨放在一个大锅里炖熟等着我回去吃,这是我印象中年味最足的一次,寒假从腊月29到正月十三,半个月我妈天天给我炖排骨,炖鸡肉,天天端着肉碗当零食吃,睡觉前都得捞半碗放床头,半夜起来去尿尿都得吃一口,凉肉啊。
后来到现在,再也没有啥东西让我这么惦记了,我理解的年味就是一年一次的新衣服,一年一次敞开了吃喝玩乐,爹妈给五块钱,拿着这五块钱去买点自己惦记了一年的东西,有时候还买不起,只能兴冲冲的拿着钱去问,一问,买不起,就再攒攒,或者骗我妹妹把她的五块给我合伙买。
年味就是盼头,如今过年,吃喝玩乐,没一个事需要我惦记一年,尤其是买了房子,有自己的窝以后,更没有啥想买的。
40年中华民族之节日政府在传统节日的民间传统技术手段,表演,表示,传承上经常给于𣎴合理的制约,而沒有去引领添彩。对外来物,洋节放任自流,加以宣传,助力,这是很不正常的。
年味只是童年的回味,随着年龄的增长,年味越来越淡,成家后忙忙碌碌,没有时间去想年味,再者说,物质条件,经济条件越来越好,所以年味更淡了,天天都是这样过,不愁吃穿,只有小孩子们盼过年放鞭炮。
因为生活富有,基本上物质丰富,糖茶蛋奶肉鱼,各类点心,年品年货,应有尽有。要说没年味,的确有点儿过。贫富差距太大!穷富的想法不同,各有各的追求,味重味轻很难说。个人认为,比四十年前强多了。没那么启盼了。
什么是年味 小时候 学校一放寒假 那就是进入腊月了 宫北的大亍的早市非常热闹 吃 喝 玩 乐 什么都有 由其是鞭炮烟花 黄烟带炮 摔炮 大泥娃娃花 二两响 大麻雷子 剪花 头饰 头花 工艺品 窗花剪纸福字 还有庙会 一进腊月各家就开始准备年货啦 鸡鸭鱼肉 糖果点心 花生爪子 扫房子 刷浆 买年画 最主要的是各家都会给孩子们做新衣服 新鞋 到了三十这天 孩子们要给家长磕头拜年 家长要给孩子们压岁钱 初一开始走亲戚串门了 那会没有手机 各家也没有电话 更没游戏机 电脑 孩子们都在胡同里玩 特别热闹 开心 饿了从家里拿个窝头就边玩边吃 可了就拧开自来水喝 身体都特别健康 现在都进入了网络时代 平时吃的东西比那时候过年吃的还好还全 也不需要走亲戚 看朋友 打个电话 发个微信 完了
由于过去的物质相对不充裕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多吃到丰盛的美食,炸鱼、炸鸡、炸豆腐、炸丸子、腌肉、包饺子…… 而这些对于当时我们来说却是日常生活中不多见的。特别是我们中原地区特有的炸糖果子,想吃到这么美味的地方没事仅仅靠一己之力是无法完成的,必须要邻居之间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年味就是记忆中美食的味道。
随机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相对以前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的东西对于现在的我们已经习以为常。比如饺子、这个只有在逢年过节才能吃到美食到现在成为我们懒人一族的“快餐”,物质生活的匮乏只有让我们在过年的时候才能“解解馋”。所以我们对当时的年味才会那么“刻骨铭心”!!
以前需要通力合作才能完成的步骤已经逐步由机械化代替,对于街坊邻居的相互帮忙已经完全脱离。另外、由于人员的流动、工作原因街坊邻居的经常性流动也让之间的难以维系。特别是一些住宅小区他们比邻而居却互相不认识彼此,这在我们原来农村地区几乎是不存在的!反而在城市地区这种情况更甚……
《舌尖上的中国》哪一集最好看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的收官之作——《合》,节目组的想法是“融合”为主题,体现了中国人民在南北融合,东西交汇的进程中对食物进行融合以及创新。
既然是融合,从字面上一看,应该是各种食材融合在一起产生的美食,或者不同地方的美食融合在一起产生一道新的美食。但实际上,一集看下来,只有最后的江西火锅和广东盆菜体现到了融合这一主旨。我们却看了一大半,发现看的只是辣椒和大白菜的发展史。
传统川菜与辣椒和融合,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但是节目组应该呈现给大家的是川菜与辣椒融合后的各色美食。而我们看到的却是四百多年前江浙地区辣椒用于观赏,如何西迁流转至贵州、四川,与当地人民产生“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情谊”,如何开启自己在中国菜中的“食材生涯”,如何让四川人离不开辣。
大白菜也是这样,菘菜是如何通过京杭大运河北上,又杂交成大白菜,被东北人做成酸菜。我们想看的是大白菜与其它食材融合后的美食。而不是大白菜的前世今生,更不可理解的是,东北人做酸菜又花费了大量的篇幅。看了一集,一点也不觉得饿,有时候甚至觉得看不下去了。
饮食文化固然重要,但《舌尖上的中国》已经烙上的美食节目的印记,现在却又开始讲述美食背后的一点一滴,选取的有些食物甚至算不上美食,这个转变是大家无法接受的。
俗话说,没有期望就不会失望。大家已经搬好小板凳坐在电视前等待着各色美食的诱惑,却听了一集又一集的故事。失落之余,还是希望节目组能重视观众的口味,让舌尖轨道它原来的轨道上吧。
我是娱乐领域创作者,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舌尖上的中国的第一季第六集6五味的调和中介绍了川菜。
四川盆地气候潮湿,多阴雨,住在这里的人,正需要辣椒的刚猛热烈。在川菜中,无论是作主料、辅料还是作调味料,辣椒都是宠儿,它给川菜烙上鲜明的印记。
辣椒和花椒,是万能又霸道的神奇调味品。无论何种食材,用这两种调味炮制,入口后舌尖泛麻、满头涨汗,这种通体舒畅、过瘾爽快的感受,是其他菜系不能给予的。
中国烹饪,既能像麻辣的川菜一样如此凶猛地侵略我们的味觉,也能润物细无声地让我们的舌尖领略鲜味的美好。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望采纳,如果你有更好的意见,请留下你宝贵的留言!
第一季还行,往后越来越差劲!好似就怕观众看明白一样,把几道美食从食材到烹饪的过程分成许多个小段,然后揉在一起播放,一会在广东介绍甲的情况,接着就是在黑龙江介绍乙的情况,再是在西藏介绍丙的情况,然后再交替着播放下一段!等都看完了,你得自己把这断断续续的几段接起来才明白这道美食的整个情况!让人看的不胜其烦!!
2000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最好看。
The first episode of "China on the Tongue" in 2000 is the best. The first episode of "China on the Tongue" in 2000 is the best.
正月初一为啥不能吃泡馍
首先谢谢邀请,接着回答问题。
正月初一为什么不能吃泡馍,这里主要是因为在北方有着初一的讲究,那就是吃饺子。
过年在很多北方百姓家中有着约定的习俗和讲究,大家为了来年会大吉大利,所以都会把流传下来的习俗坚持做下去,而正月初一就有着以下的讲究。
01.守岁
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丰盛的年夜饭后,大家不论玩什么,要一起等待凌晨12点钟声的敲响。这叫做守岁(也叫做照虚耗、点岁火、熬年、熬夜等),守岁时晚辈要给长辈行跪拜礼拜年,感谢长辈的关心和爱护,有收入的中年人要向老人和孩子发压岁钱,大家互相祝福,围在一起聊天、打牌、放花炮等到新年的到来。
02.祭祖
除夕凌晨十二点时准时要放鞭炮,一般是放万响的鞭炮,同时也要准备好三碗好菜、倒上三碗好酒、点上三炷香拜祭祖宗。父母长辈开始,按照长幼顺序磕头拜祭,这样做是为了来年开门红,新的一年里会财源滚滚,家和人顺,五谷丰登,体泰安康。
03.早餐
正月初一的早餐,在习俗中讲究是饺子或汤圆,北方饺子男方汤圆,饺子象征元宝、汤圆是团团圆圆的意思。但是饺子讲究是素饺子,如果是肉饺子,就意味着家人中晚辈要出混账的子孙,所以,这天家里不能吃肉饺子。吃早餐之前,还要祭祖,祭祖完后晚辈要向长辈跪拜拜年,之后再吃早餐。
条友们:春节好!请问:传统节日春节为什么越来越没年味了
谢谢邀请。
为什么越来越没有年味了?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我简单说一下。
什么叫有“年味”?在我看来,“年味”就是过年时尊重沿袭过年本该有的传统习俗,即各式各样的仪式和礼节,这些仪式和礼节有浓厚的文化象征意义,构成了过年文化底色。
比如喝腊八粥、祭灶神、扫尘、拜年、畅饮欢宴、放爆竹等,都各有各的文化含义,又比如祭祖、饮屠苏酒,吃饺子、跳灶王、挂桃符、贴门神、熬年守岁等,也各有各的讲究。一旦这些必要的仪式和礼节被消解了,过年就丧失了原本色彩,也就缺少了“年味”。
如今,生活富足了、联系方便了,对过年、对团圆的期盼也没那么强了,于是,人们发现年味也渐渐淡了,过年似乎越发流于形式。甚至,这个曾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都快没有那些洋节日来的隆重了。或许,我们需要试着重新拾起,那些快被慢慢淡忘的习俗,才能让年味来得再浓烈一些。
25年前,有一部非常经典的贺岁影片叫《过年》,它用十分罕见的悲剧手法来讲述过年的情形,却恰好与我们现在过年的情形吻合了。
这部电影演员阵容相当强大,集齐了赵丽蓉、葛优、六小龄童、丁嘉丽等众多大腕儿,可以说是真正的“大牌云集”,
《过年》I 1991
这个不好说,我也百思不得其解。
腊月底,我们这儿做粑粑,籼米的叫粑粑,腌菜馅,咸菜加入豆干瘦肉。糯米的叫团子,豆沙馅的,也有放糖的。纯糯米的粑粑,没馅,有地方叫它元宵。放入水里养着,勤换水,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蒸发糕,煮五香鸡蛋。
上面是老伴煮的五香鸡蛋,我们叫它元宝。正月里去人家,递烟泡茶,首先上桌的就是这个“元宝”。上了元宝之后,主妇便会将发糕(自己家腊月底蒸的),切成小片的。粑粑,团子,放蒸笼上蒸,然后端上桌子。桌上还放有生姜,方片糕,麻酥糖,瓜子,花生,炒米糖,桃酥等,这叫茶料。喝茶便吃这些。
春节为什么越来越没有年味了?这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关系到中国文化怎么传承发展继承还是中断的问题。
近几十年以来,西方文化在中国大受推崇,“崇洋媚外”的心理非常的多。以至于造成西方的节日,比如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等等节日,在中国大行其道,而中国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七夕、重阳节等就变得落寞了。
西方的文化会包装成各种各样的节日活动,包装成各种各样的节日产品,这迎合了人们喜欢热闹、喜欢新奇、喜欢过节的各种心理特点,所以大家都喜欢西方节日,抛弃了自己几千年的节日。
尤其是在八九十年后、千禧年后的这些青年当中,我们缺少对中国传统节日来源、意义、内涵、作用等方面持续性、趣味性的普及。此外,传统节日广阔而丰富的表现方式、思想内容我们在宣传和普及时,都存在偏差,都没有进行完全性的普及,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看起来内容越来越少、形式越来越单一、越来越千篇一律,也越来越无趣,使传统节日流于形式了。
纪年方法,就是关于使用公历还是使用夏历的问题,夏历实际上指的就是我们现在的农历。如果使用中国本身的夏历纪年,那么传统节日春节就是标准的新年,但是现在我们采用的是公历纪年,也以公历节日,就是以西方的元旦作为新年,在元旦之前两周的圣诞节是作为新年前的活动的。
为什么春节越来越没有年味儿了,小时候最盼的就是春节,那个年代还是比较贫困的,一年到头基本上吃的是玉米面贴饽饽,和蒸窝头,那时候我最弄不明白的是明明打了好多麦子,不知道为什么都大车小车的拉走了,说是交公粮,按定量人口和工分多少分麦子,有一年麦秋特别能下雨,麦子来不及晒就捂了,可生产队长还是下令把好麦子交公粮,各家各户吃捂麦子,那个时代生产队每队都有电磨,就是加工面粉的,基本上总是推玉米面,也就几天推白面,捂麦子推出的面特别难吃,一股怪味,让人恶心,就这样也得到春节才能吃上白面蒸的馒头,和年三十的饺子,馒头上点上红点,蒸上几锅,能吃上三五天的,剩下就是摊玉米面烙糕,反正除了春节吃白面,平常就是玉米面,白薯干子,萝卜樱子老咸菜,吃的人够够的,也只有春节小姑娘才穿上花🌸衣服,小小子拿挂小鞭炮,不能一下子全放了,得拆开了,一个一个的放,大人们放几个二踢脚,麻雷子,也是有数的几个,但是感觉那个时代的年特别有年味,就是喜庆,后来生产队解散了,分田到户 ,自己打的粮食自己做主,不用交公粮了,留够自己吃的,剩下的能卖钱,从那个时候起,常年吃白面了,馒头饺子不那么新鲜了,可饺子也不像现在这样什么馅都有,或一码肉馅的肉蛋饺子,大多是白菜馅的,一顿饺子也就有一勺子编好的熟肉,或油渣,就那吃着可香了。最惬意的是已经有了点视机,虽然是少数家有,而且只有仨台,还要总晃天线,可是到年三十可以看春节晚会了,当年的节目也好看,虽然是黑白电视机,那也看的津津有味。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用盼着过年了,天天都是好日子,又有大屏幕高清电视,又有电脑手机,想看什么随便搜,不用等到春节,平常手机不离手,吃顿饭也不撒手,相互之间也不聊天,人与人之间都淡漠了,这几年春节又禁放鞭炮,晚会也没有从前的好看,可不就是越来越没有年味了吗,再加上疫情期间不能随意走动,也取消了庙会,各种春节活动,没有走高跷的,耍狮子的,扭秧歌的,唱戏的,那来的年味呀!
大家过年好!@亲吻生活一爱欣先向各位条友拜年了,祝愿大家新的一年里好运连绵、幸福安康。
大家发现没,过去的日子里特别盼年,盼年似乎年味儿才更浓。那时候,老一辈人都很讲究传统文化,过年的传统习俗丰富多彩。年前忙忙碌碌,一家人团聚的气氛浓郁,家里少一个人感觉都很失落。小辈给长辈磕头拜年,人人都穿新衣服,举行祭祖、纳福、花灯、贴年画、歌舞唱戏等多种仪式,家里到处洋溢着鱼香、肉香、油香,欢声笑语、鞭炮声此起彼伏。
年味儿是母亲心灵手巧的手艺,是父亲贴对联的笑容,是家里那盆很旺的火炉,是吃了还想吃的花馍和年糕。对我来说,是母亲亲手缝制的花棉袄,父亲给家人买的鞭炮和鱼虾。
现在父母都老了,年味也有,但总觉得这种年味儿不如以前了,再怎么都不如小时候那年味“很鲜美”,不仅因为美食里缺少了“母亲味道”,还有他们已经吃不动那些美味佳肴了。
如今,家里人很多,但年味儿都跑到年轻人挚爱的电子产品中了。小孩子们回家,拜年似乎只问红包多少,年迈的父母们在厨房忙碌,过年除了做饭就是洗碗,照顾一家老小,也是身心疲惫。
感觉人们的心越来越浮躁,过年连欣赏民间风俗民情的时间都没有。过去观赏花灯、听戏、上街看扭秧歌、到朋友家拜访,走动走动,听着外面的鞭炮齐鸣,年味就会在心里发酵。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似乎淡漠了许多,包括兄弟姊妹之间的亲情,如果没有父母在,过年互相之间更很少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