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业祖师爷都是怎么来的,有什么有意思的典故吗
说到行业祖师爷,大家一定会认为祖师爷肯定是这个行业的创始人,或者是在这行业有突出贡献的人。其实在历史中,很多行业的祖师爷并不是因为技艺高超而得名,有些祖师爷得名的原因让人捧腹,有些则令人毛骨悚然,我们一起来说说“祖师爷”的那些故事吧。
说起鲁班,大家都非常熟悉,他就是建筑业和木匠行业的祖师爷。鲁班做这个行业的祖师爷肯定没人会有意见,因为鲁班在这个行业的贡献非常大,而且他的一些技艺至今都无人能超越。成语“班门弄斧”就是比喻某人不自量力,在鲁班门前弄大斧,说明鲁班是这个行业的领军人物,也是权威!因此鲁班成为这行业的祖师爷是名副实归。
最令人捧腹的祖师爷——关羽
关羽在民间的人气一直都非常旺,导致了很多行业都供奉关公像,并奉为祖师爷。最有意思的是剃头匠也供关羽为祖师爷,而且清朝时候还有一位剃头师在门口挂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试问天下头颅几许,下联是:且看老夫手段如何!如此霸气的对联让人佩服,只是真的会有人去剃头吗?
让人毛骨悚然的祖师爷——孙膑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鞋匠是供奉孙膑为祖师爷,这里面有什么样的故事呢?话说孙膑受了膑刑(挖去膝盖骨)以后,为了保护腿部受伤部分,制作了皮靴套上。从此后世鞋匠便供奉孙膑为祖师爷。不过这样的祖师爷,让人穿上鞋后就想到他的“膑刑”,不禁毛骨悚然!
《骆驼祥子》中的人力车是清末由日本传入中国的,也称为东洋车、洋车。人力车夫又叫洋车夫、拉洋车的。车厂子是经营租赁人力车业务的,如旧京的“马六”车厂、“五福堂”车厂等。车夫用的车多是从车厂子租的。这样一个出现很晚的职业,也有自己的祖师。
北京的人力车业奉周文王为祖师。
关于人力车业供的祖师,未见明确文字记载。漫画家李滨声告曾经回忆说:过去拉车的住车厂子,闲谈时我问他们供什么神?回答说:我们没有师傅(指祖师)。车厂子供,车厂掌柜的说供文王,文王拉车。又听一个在宅门拉包月的车夫说,拉车的供周文王为祖师爷。
所谓“文王拉车”,就是传说中所记文王渭水访贤时曾给姜尚拉过车。在近百余年的多个戏曲剧种中,都有涉及文王给姜尚拉过车的内容,秦腔、婺剧有《渭水访贤》,京剧、河北丝弦、晋剧有《渭水河》。
京剧《击鼓骂曹》中祢衡斥责曹操:“昔日里文王访姜尚,亲到渭水得栋梁,臣坐车,君拉缰,为国访贤理应当。”
蒲剧《三击掌》中,王宝钏对其父王允唱到:“姜子牙当年受贫困,渭水河钓鱼度光阴,文王访贤遇见了,请他坐车辇君拉臣,拉着他一路上精力用尽,他忠心保周朝的江山八百零八春。”
传说又谓:姜尚对文王说:“你拉了我八百零八步,我保你八百零八年。”
文王拉车姜尚坐的传说,大概是由《封神演义》中文王请姜太公坐“鸾舆”的情节演变来的。
第二十四回《渭水文王聘子牙》写道:文王臣散宜生请子牙登鸾舆,姜尚以僭越名分相辞。文王曰:“孤预先相设,特迓先生,必然乘坐,不负素心,子牙再三不敢,推阻数次,决不敢坐。
宜生见子牙坚意不从,乃对文王曰:”贤人既不乘舆,望主公从贤者之请,可将大王逍遥马请乘,主公乘舆。”王曰:“若是如此,有失孤数日之虔敬也。”彼此又推让数番,文王方乘舆,子牙乘马。大概《封神演义》中这段文王请姜尚坐车的情节,后来演变成了文王给姜尚拉车。
在我国,基本上各行业都有祖师爷,我在网上查了下,大概有百余个。
老师的祖师爷是孔夫子。
小偷的祖师爷是东方朔,看来东方朔不只会说相声啊。(一说是时迁)
木匠的祖师爷是鲁班,不是鲁班七号哦。
法医的祖师爷是宋慈。
酸梅汤业的祖师爷是朱元璋。(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造酒业的祖师爷是杜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理发师的祖师爷是罗公。
戏曲祖师爷是唐明皇。
水产业的祖师爷是龙王。
中国历来是一个尊师溯源,感念缅怀的礼仪之邦,所以说所谓百行百业,都能找到相应的祖师爷的,并立庙画像,待使其技能的后人们祭拜和供奉。
如教师的祖师爷就是圣人一一孔子!而烟花爆竹的祖师爷是唐朝的李畋(tian),他出生在湘赣边的浏阳醴陵上栗交界处的麻石村上。
传说当地遭遇了一连几年的瘟疫灾害,是一种叫山魈邪在作怪,只能用很刺耳的炸声才能将其驱走。李畋曾听父亲说过燃竹能壮气驱邪,试过后,可燃竹的爆力略显不足;他便大胆地在竹节上钻一小孔,将硝药填入,再用松油封口后引爆,这次他成功了!于是周围的乡邻们照着他的方法制之,爆竹就由此传下来啦!
中国各旧行业都有其保护神。行业祖师崇拜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各行业都十分重视祖师爷的祭拜,视其为本行业的守护神,有“三百六十行,无祖不立”之说,有的行业可以有几个祖师爷,有的几个行业供奉一个祖师爷。
行业祖师爷的确立,一为本行业的开创者,二为本行业发展的扶持者,三为本行业的发展做过巨大贡献者影响者,四为有象征意味者。祖师爷都是在本行业及历史上有着很高的名望地位。行业繁多,各业祖师确立的来龙去脉不是此处几百字便能说明的,有兴者可参阅李乔《行业神崇拜——中国民众造神史研究》、任骋《七十二行祖师爷的传说》等书。
略说几个:1.兽医:伯乐。伯乐,中学课本学过,擅长相马,有“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之誉,著有《伯乐针经》《伯乐疗马经》等著作,为当时著名畜牧兽医,很大的影响了后世兽医技术的发展。
2.戏曲:唐明皇。其酷爱曲乐,善乐器,对唐代的音乐制度做了重大的改革,设梨园、扩教坊,培养了许多优秀的艺人,为中国古代舞蹈音乐戏曲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3.丝织:嫘祖。中国为最种桑养蚕织丝的国家,传说轩辕黄帝的元妃嫘祖发明了养蚕,开始教民育蚕缫丝,治丝茧为衣服,北周后被祀为“蚕神”,后人尊其“蚕神嫘祖娘娘”。
4.鞋匠:孙膑。战国著名军事家,因同窗庞涓陷害而遭膑刑,传说其为保护被削去髌骨的伤腿,用兽皮制成有史以来第一双过膝皮靴。后世鞋匠便把其尊为保护神,祖师爷。
这个问题太大了,不适合在悟空问答完全展现,是一本专著的体量。我来简单谈一谈。
中国的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业神”,神和行业也不是一一对应的。有时候一尊神兼好几个行业,有时候一个行业会有不止一尊行业神。比如,金属加工、炉匠行业,会有太上老君、女娲、尉迟恭、火神、弘忍、吕洞宾等;据学者调查,轩辕黄帝在度量衡、弓箭、蚕丝、成衣、帽、鞋靴、缏绳、弹花、理发、医药、农业、梨园、毛织品、说书、巫医、眼镜等行业中都有被供奉为“祖师”。
近年网购盛行,闻有在双十一拜“马祖”的,这也是造神运动的新进展啊!
在中国被奉为祖师爷的,有大家想不到的外国人。
明代来中国传教的利玛窦先生,曾经向宫廷进呈西洋的钟表,由于是西洋的产品,当时的明人不会维修和调校,多求教于利玛窦,后来修理钟表这个行业就把利玛窦奉为祖师。洋务运动后,清朝逐步建立工业体系,进口了很多机械,被誉为“现代工业革命之父”的英国人瓦特就曾经被机械行业奉为祖师。不过神龄很短。
谈一谈哪吒
流传广泛的小说《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中都有哪吒出现。《封神演义》第十二回《陈塘关哪吒出世》写道:哪吒与龙王三太子熬丙打仗,哪吒“把三太子的元身打出,是一条龙,在地面上挺直。哪吒曰:打出这小龙的本相来了。也罢,把他的筋抽去,做一条龙筋绦与俺父亲束甲。哪吒把三太子的筋抽了,径带进关来。”绦带业据此情节将龙筋绦附会为绦带,进而把抽龙筋做绦带的哪吒奉为本行业祖师爷。
绦带是古代服装和器具上使用的用丝编织成的带子或绳子。如《如梦录·街市纪第六》记明代开封绦带业云:“绦儿匠制造印绶、儒绦、钩穗、裙绦、结挂。”
清代北京绦带业在外城先农坛西建有哪吒庙,即绦行公所。庙中所立清乾隆四十年《绦行恭逢圣会碑记》云:“盖闻:结丝分茧,月令载染采之文;博带垂绅,儒者为束躬之具。故上天之化育万物,斯民藉此养根;祖师之灵佑四方,众生感而得福。”
上图澳门哪吒庙,北京的没了。又清咸丰十年《绦行祖师庙碑》载:“凡在绦行,每逢圣会,恭庆祖师。溯经纬之初分,锦成五色;追元黄所自出,茧缫三盆。利用前民,功施后世,由来久矣。都中之建祖师庙历有年……”
据《基尔特集.哪吒庙》记载,庙内有“丝纶万古”、“广盛丝纶”、“万善同归”等匾额数面,其中“万善同归”匾落款为“哪吒祖师庙公议同建”。每年三月十五日,在庙中举行祭典。
明末灭亡种子在开国之时就已经埋下了吗
明末灭之种子在开国时已经埋下了?
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朱元璋,能够通过参加义军,得到义军守领郭子兴的信任,广招幕兵,攻占元朝京城,消灭陈友谅,杀死张士诚,建立了明朝!确实是一个奇迹。
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强化政权的专制,朱元璋费尽心机采取措施:如废除宰相制。让自己的皇权和相权合为一体。表面上看来,朱元璋觉得对皇权解除了威胁,不引争端,可保子孙千秋万代江山。其实,这是典型的自我安慰而已。也为明末灭亡埋下了种子。
为什么这样说呢?
在朱元璋本人,确实凭着自己的能力将皇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但是,随着子孙后代的能力不强几乎不能完全掌控朝局。于是,信任宦官在朱元璋的晚期开始萌芽了。
正如明末清初著名的学者,思想家黄羲之在《明夷待访录》中所言:
正是重用宦官,造成了皇权的旁落。从而发生了很多宦官专权上做了很多祸国秧民之事,在大明史上堪称奇葩多多!
最典型的宦官王振和土木堡之变。
我不同意博主的观点,任何一个朝代都有开国时的弊病,比如秦朝的军国政治,汉晋的分封制,隋唐的府兵制(演化为藩镇割据),宋朝的重文抑武,元朝的草原传统。可是未必这就是导致王朝最终灭亡的源动力,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我们来看一下明朝灭亡的原因四个字“内忧外患”,先说外患:与蒙古各部落的长期硬刚无疑是明朝前中后期最大的消耗,明末又经历了“万历三大征”,这都是对大明的额外消耗,特别是“朝鲜战役”消耗最大,最终导致女真崛起,以及后续“满蒙联盟”的形成。再说内忧:小冰期的到来无疑是这个农业王朝的终极灾难,全国各地义军峰起,给大明来了个正宗的釜底抽薪。然而我觉得这还不足以导致大明亡国,大明还有N多机会实现退守江南,划江而治,再现南北两朝,可是无休止的党争(阉党与东林党)最终导致大明已经成了一个烂透了的空架子。综上,我认为大明的灭亡原因是中后期慢慢积累的,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至朽败非一时之恶
朱元璋从一个放牛娃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可谓是一代传奇,朱元璋成为帝王之后深刻知道王朝安定在于民,加上朱元璋的性格和成长经历致使其痛恨贪官污吏,按照常理而言朱元璋不可能为明朝灭亡埋下伏笔,可是事实真相却让我们大吃一惊。
其实不仅是明朝,历史上每一个朝代开国之时都为王朝末年埋下了灭亡的种子,或许很多人不赞同这样的说法,在我们的潜意识里除了那些杀戮比较重的开国皇帝,其他王朝的开国皇帝,在开国之初都是为国为民的好皇帝。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王朝在建立之初,虽然开国君王大部分都是甚得民心,比较知道底层疾苦的人,可是开国之君既然登上九五之位势必要建立自己的一个圈子,而这个圈子就是那些开国功臣。一个王朝的开国功臣一般都是两个下场要么功高震住被开国皇帝清除,要么安安稳稳的被封爵位世代罔替富贵一生。
朱元璋晚年为了王朝基业的稳定或者其他一些原因处死了很多开国功臣,当然也有得以善终的功臣,还有朱元璋就是大肆分封藩王,站在帝王的角度是为了王朝基业,可是站在一个普通民众的角度来看,朱元璋依然没有逃脱把天下人的天下看作家天下准则。
朱元璋分封功臣和自己的子嗣为藩王,这些功臣和藩王的基本日常所需都是由底层民众所提供,我们可以想象这些功臣和藩王的生活荣华富贵是肯定的,如此这般对于天下百姓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功臣和藩王经过繁衍生息,其子嗣繁衍数代之后就成为一个庞大的数字,朱元璋一人到明朝末年就朱家皇族就上百万人,这么一个庞大的数字势必让底层民众无法支撑,归根结底是朱元璋没有考虑之后的事态,也可以说是朱元璋埋下了这颗种子。
藩王之后和功臣之后一出生就拥有富贵的生活,长大之后更是有世代罔替的爵位等待着他们,如此这般换做任何人都会吃喝玩乐无所事事的享受一生,加上他们的生活条件势必其繁衍速度要比底层民众要快上很多。他们的数量达到一定的基数并且还要保证以往的富贵生活,肯定会于底层民众产生矛盾,本身底层民众手中的资源也只能勉强维持他们的繁衍生息,如此之下形成起义也是必然,而明朝亡就亡在农民起义。
其次就是朱元璋在一些政策上也有为后来的明朝灭亡埋下了种子,比如让藩王镇守各地,当藩王达到一定的实力之后肯定会把目光放在帝王大位之上,燕王朱棣就是很好的例子。藩王与帝王争夺天下之主肯定会动用武力,战乱之下受苦的必定是底层民众,虽然后来明朝皇帝经过几次改革,把藩王权利降到了最低点,可是后来的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同样让底层民众苦不堪言,说白了就是因为朱元璋善于帝王之术,其后世帝王无不效仿,最终形成帝王依托一个集团压制另一个集团,以至几大集团都在争名夺利而不为底层民众考虑。
当然以上只不过是强行解释朱元璋埋下了明朝灭亡的种子,其实不管那个王朝的开国之君都是如此,他们分封功臣和把天下看作家天下所实行的政策其实已经为王朝覆灭埋下了种子,只不过这颗种子需要时间的沉淀等待发芽。
总而言之,通过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王朝想要长久下去,必须先改善贫富差距,不能让有功之臣和皇室子孙世代富贵,反之王朝覆灭也是必然,毕竟得民心者得天下,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这样的问题本身有点牵强了,明太祖朱元璋还要为二百七十年后明王朝灭亡负些责任,是不是逻辑思维有点混乱了。此问题却引发对朱元璋客观的评价,公正的说;朱元璋文治武功,居功至伟,是名符其实的千古一帝。一个开国君王能让自已的王朝统治二百七十六年,未年还能击败外国入侵。比满清窝囊统治中国还多十六年。所谓满清窝囊统治:是指一八四0年后,满清逢外战必败,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溥仪,五朝靠割地赔款,赔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积累的财富,甘当列强的傀儡,免强维持统治。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无能,最落后,最无耻的王朝。滿清王朝怎么能和朱元璋开创的大明王朝比肩而议呢!明末自万历朝逢外战必胜,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横扫日本倭寇,李如松率明軍抗日援朝,大获全胜,郑成功击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等等。明末对外战争无一败绩,夕阳余辉下的明王朝,尚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可见在强盛时期领先世界一百多年的史实,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光荣,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无法比拟的。清修《明史》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由乾隆皇帝审批,大学士张廷玉主编,几百名滿汉文人名流参编的《明史》,在大量的史实面前,对朱元璋有如下评定:《明史》(太祖本纪三)帝统一方夏,纬武经文,为汉,唐,宋诸君所未及。这样结论,虽然仅数语,就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等帝王甩了几条街。至于秦始皇,只建一朝,二世即亡,怎么能和奠基大明王朝的二百七十六年的朱元璋相题並论呢?!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尚无法与朱元璋相比,何人又能比肩而议?如果牵强硬要说朱元璋为二百七十年后明亡埋下种子,那么在中国历史上,世界历史上,还有没埋下灭亡种子的王朝吗?!
明太祖朱元璋在亲百姓发展经济,反贪腐树廉政新风,平叛乱巩固政权,开天辟地的三大功绩,为大明王朝前期强盛领先世界,末年乃有能力击败外国入侵,奠定雄厚政治和经济基础。明亡与朱元璋没有什么关系,如果硬要说有关系,那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姓朱,崇祯皇帝也姓朱罢了。
说起明朝灭亡就不得不讲明朝的经济账,大明王朝可谓是将一把烂账算了一辈子,刚开国的时候还能够征蒙古,下西洋,可是到明末的时候却成天喊着喊“陛下,国库空虚啊”。遇到天灾说“国库空虚无法赈灾”,与到战事又说“国库空虚没有军饷”,最后直接是没钱赈灾,没钱发军饷给农民军推翻了,大明朝真可以称得上一个被穷死的帝国了。
明末真的穷吗?那时明朝的国库真的穷,而且是穷出水平来了,简单对比一下明朝末年与清朝末年。清末单单就《马关条约》来说就赔款了2亿两白银,还不算其它不平等条约的赔款。不仅仅是赔款还要购买军舰训练北洋海军,还要搞洋务运动,还要有供给清朝皇室的巨大开销和慈禧老佛爷的108道菜,这么多的开销项目楞是扛住了。反观明末时期,朝廷没钱北方的军费开支不足,皇帝为省钱的龙袍还要打补丁,国家没钱裁撤驿站(闯王失业了),国家没钱赈灾(闯王创业了)。明初还能搞搞大的国家运动,为何明末了连维持国家运作都很困难呢?
主要原因还是出在了明朝的财政政策上。
明朝的宗室吃垮财政。明朝的宗室相当奇葩,明朝的宗室是由国家财政所供养的,而且宗室还有特权不需要为国家缴税。这样还不算完,从明成祖朱棣开始,朱棣为了保证其他宗室不学自己,规定明朝宗室还不允许从政从商,不允许擅自与官员交往还不允许出远门。想想拿着花不完的钱,又不能够一展抱负又不能旅游散心,想找个人聊聊还被禁止。能干点啥了,除了每天花天酒地为大明宗室人口暴涨出力还能干啥,说白了大明朝是把宗室当猪来养。到明末的时候宗室人口总数预估也在20万人左右,这20万人可是按照皇亲国戚的待遇来养的。如果单单只是养也就算了,宗室的土地还不用纳税,导致大量官商与宗室勾结起来偷税漏税。明朝可是主要收取农业税哦,土地的税收可就占了大头。
明朝经济相当保守,明朝的小农经济思想相当强烈。在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就开始了海禁直到隆庆皇帝才解除海禁。要知道在宋朝时候对外贸易可是占了财政收入相当大一部分,明朝财政收入几乎是农业税在支撑着。在明朝这种重农轻商的经济决策之下,如果风调雨顺不遇到大灾大难国家还是会正常运作的。可是面对人口暴涨的宗室,还遇到了小冰河时期的气候变化。农业税占大头的大明王朝就头疼了,老百姓自己都没东西吃了,你这边还有宗室要养,你的财政收入又主要靠农业。这时又不巧了,后金又开始过来抢地盘,没钱开支军费怎么办!加农业税,裁撤驿站,然后救市闯王创业。而在宋朝却很少出现农民起义,即使起义也能花钱招安送入军队国家养着。如果明朝财政收入可以多样化,面对天灾之时或许财政就不会如此捉襟见肘了。
说到底,明朝的经济烂账可以说是从一开始就定了下来,而其后270多年没有一朝皇帝改变过其经济模式。如果有一位皇帝能够改变明朝的经济模式或许明朝就不会衰落,至少不会当时农民不会起义,军饷不会发不出来。面对后金的崛起,或许能像万历三大征一样。
以上便是我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更多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进行进一步讨论。
题主的话是对的,同时题主的话也适合任何一个古代王朝。
明朝最终亡于农民起义。农民是最朴实的群体了,他们一定是活不下去了才会起义。活不下去的主要原因是明朝统治者造成的问题:土地兼并严重、苛捐杂税严重。
尤其在遇到灾荒的时候,朝廷还要加税(辽饷、练饷、剿饷),那对农民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最终不得不起来反抗。
每个王朝的灭亡都大同小异。
比如明朝,在崇祯当政之初,或者之前的某位皇帝,如果进行自我革命的话,那一定能度过危机。
怎么自我革命呢?那就是重新分配土地。
土地是古代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每个王朝的循环都是:以土地为开始、因土地而结束。在开国之初,基本都经过了改朝换代战争。战争后果是:人口大幅减少、土地多且重新分配。这样经济就迎来了大发展。随着时间推移,豪强开始土地兼并,富者愈富、贫者愈贫,最后陷入动乱。
如此循环不已。
如果统治者能认识到这个规律,在一定时期进行自我革命,那这个问题将得到缓解。
就以明朝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