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德日合力攻苏计划为何泡汤了
谢谢邀请。二战中德日合力攻苏计划为何泡汤了?这个问题实际上并没有形成实质性的内容,仅仅是纸上谈兵而已,德日想合力进攻苏联,有许多因素制约着。
一方面,从希特勒掌握德国军政大权以后,1936年开始,德意日就基本形成了轴心国的扩张理念,形成了反共产国际协定,这是个意识形态的文件,到1940年9月,德国在闪击占领波兰以后,德意日三国于27日在柏林正式签订了同盟条约,在6条同盟条款中,要求无论哪方受到任何攻击,另两方都要给予必要的军事援助和军事打击。但是,尽管德意在欧洲抱成了一团,但日本似乎对北上并不感兴趣,主要是1938和1939年,日军两次对苏军进行了试探性进攻都告失败,后又与苏联签订了相互中立的条约,客观上讲,德意日轴心国同盟对日本来说,只是纸面上的文字罢了。
另一方面,苏德战争爆发以后,德军希望日本在远东牵制住苏军的部队,好在莫斯科战役中一举击垮斯大林。但此时日本国内形成了两个派别,一面是以陆军部为首的南下派,他们从两次对苏作战失败中获得教训,认为北上进攻苏联不会得到什么好处,只能是自找苦吃,东条英机等力举将侵华日军大举南下,在东南亚和太平洋扩大地盘,从而将丰臣秀吉提出的亚欧板块学说付诸实践。一面是以山本五十六为代表的海军派,他们认为南下与美军为敌,日本胜算不大。最终在天皇的决策下,山本五十六也只能采取偷袭的办法来执行南下的决策。
1941年12月7日,当德军深陷莫斯科战场不能自拔的时候,希特勒非常希望日本关东军北上搅和一下,但没想到日本在这一天偷袭了珍珠港美军太平洋基地,迫使美国迅速加入二战,日本这招臭棋让希特勒非常生气,可又无可奈何。因此,从战场环境来看,日本偷袭珍珠港完全打破了轴心国的全盘计划,德日不仅合力攻苏的计划泡了汤,甚至连轴心国之间的军事合作都无法展开。结果也只能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意大利首先在盟军登陆西西里岛败战败,德国随即也在1945年5月战役投降,1945年8月,苏联红军反过来从西伯利亚南下进攻关东军,加上美军的两颗原子弹投向日本,轴心国就这样灰飞烟灭了。
原因非常简单,两个字,利益。
其实本来日本人是有这个打算的,在日本的军部中,一直存在着“南进”和“北进”之争,前者为向英美开战,后者为对苏联进攻。那为什么日本人最终决定放弃“北进”,全力“南进”的呢?
一是因为它与德国的付出回报不成正比。日德两个法西斯,如果分别从东西方向合攻苏联成功,德国可以分到苏联西部发达先进的工业区,与富饶肥沃的东欧平原,而日本人所得到最多的,只能是贫瘠的西伯利亚不毛之地。同时,由于日德两国军备发展方向的不同,德国人拥有着强大的陆空军,能够在苏联平原上如入无人之境。而日本人最为强大的海军,在对付陆上强敌北极熊时,将会毫无用武之地。
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北极熊真的把它打疼了。在1939年诺门罕事件发生之前,狂热的日本陆军还沉浸在日俄战争的喜悦当中,盲目的认为此时的苏联和当年的沙俄军队一样软弱,结果受到了重创,从对其之前的轻视,便成了恐惧,因此决定不再招惹苏联,转而去招惹英美。
正因为以上原因,最终日德合攻苏联计划宣告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