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高甜的韩剧或小说推荐
比较早的韩剧有
《秘密花园》玄彬 河智苑
这部剧不同于一般的韩剧,玄彬饰演的男主 百货公司社长 金洙元,一开始信奉的是 不浪费时间和感情 政治联姻,不过还是一边嫌弃又一边无法自拔的爱上了女主吉罗琳,后面又出现男女主的灵魂互换,浪漫又梦幻,还有各种高甜桥段都是从这部剧出来的,像牛奶吻等,总之这部剧是好多韩剧迷心中的白月光。强烈推荐,看完绝对不会后悔的那种。
《他们生活的世界》玄彬,宋慧乔
12年后,这剧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正如彬尼采访说的,某种程度上这部剧是有点超前了。剧的核心是“如何真诚的表达自己/与人交往”。剧情很细腻,超级喜欢。这种平凡普通人的爱情故事,有那么一点点辛酸,甜过之后,还有生活的一地鸡毛需要处理,但胜就胜在这份真实,以至于时至今日,我依然耿耿于怀现实中的玄彬和宋慧乔没有走到最后。
《大力女子都奉顺》《oh,我的鬼神君》
这两部剧的女主角都是朴宝英,她本身长相特别甜美,和两个男主都有cp感。剧情总之就是各种高甜。尤其喜欢她在鬼神君里边儿,简直是撒娇教主。
比较近的韩剧有《爱的迫降》
男主依然是玄彬(没办法,就是这么爱玄彬),女主是孙仙儿孙艺珍。演的是北朝鲜军官和南韩富豪女的爱情故事,当然中间也穿插了一些虐人情节,但总体是会让看者嘴角上扬的甜剧风格。
《举重妖精金福珠》 甜度五颗星
该剧以韩国举重选手张美兰的故事为原型,讲述体育大学学生的多样生活及满怀梦想的学生们的成长故事。
《大力女子都奉顺 》 甜度五颗星
这部剧讲述一个怪力女子都奉顺和一个独一无二的男子相爱并发生横冲直撞的浪漫爱情喜剧故事。
是一部幻想、喜剧和动作结合的有趣故事,都奉顺拥有谁都超越不了的怪力,被她打了至少需要62周才能痊愈。
《金秘书为什么这样》 甜度五颗星
去年,被称为“成人的恋爱”,因现实感十足的爱情场面而引发话题的tvN《金秘书为什么这样》中,
接吻大师朴徐俊和爱情喜剧女王朴敏英的携手使每一集都诞生了经典接吻场面。
特别是,朴徐俊揭开丝带的细节以及自然而然的手势都让接吻场面亲密度达到危险程度,这一“没有暴露场面也感觉很色情的场面”据说点燃了很多观众心中的火
《爱上女主播》是我特别的一部很甜的韩剧。
张东健饰演的学长尹享哲是我心目中近乎最完美的男主角。
蔡琳饰演的女主角善美和享哲因为小小的交通在异国的校园里相遇。享哲逐渐被善美的可爱善良所吸引,他安慰单恋宣告失败的善美,二人逐渐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善美回国后工作的电视台就是享哲家的家族企业。他多次默默地看着善美练习播音,在她悲伤和受挫时安慰和鼓励她。当他确定了自己对善美的心意后,更是加倍对她好,面对别的女性的诱惑他也毫不动心。坚定绅士成熟稳重。他对善美说“所谓喜欢一个人,如果不是全部,就等于没有。”
剧中他在善美生日时送了她一根精致的脚链,他说
“传说,送脚链给喜欢的人,下辈子还能相遇,就好。"
《百年新娘》,最近熬夜看完的,因为一打开根本停不下来,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为了一部电视剧熬夜了。
这是一部很成功的韩式套路的爱情轻喜剧,讲的是财阀继承人的浪漫爱情故事,不过围绕着财阀家族有一个流传百年的诅咒,凡是嫁给家族长子的第一任妻子都会死于非命。
女主斗琳从小生活在海边,与开小吃店的奶奶相依为命,女主有着贫穷生活里乐观的天性,孤独生活里充实丰满的内心世界,个性开朗积极阳光有她就觉得世界很美好的小海女。
男主姜洙是家族长子,阳光集团代表,年轻有为,就是为人冷漠无情铁面无私,对未婚妻女二更是从骨子里轻蔑,看不起这种只图阳光集团儿媳位子的女人。
女二是富豪女,但家里的建筑公司面临破产,急需阳光集团资金注入拯救公司,所以即使男主有家族诅咒也不敢悔婚即使男主瞧不起她也不能悔婚。
女主是被女二妈妈花钱请来暂时演女二的,女二逃婚了,为了不让男主家发现,为了不让自家建筑公司倒闭,女主被请来演女二,然后发生一系列爱情和阴谋的故事。
最喜欢看这种“不近女色”的冰冷霸道男主,被女主降服的桥段,真是百看不厌,每次看都心花怒放。尤其是在男主眼中,“女二”前后的变化,之前是唯唯诺诺有怒不敢言的憋屈富家女,之后是无厘头式的猜不出她套路时而能把男主说的像个孙子时而又像小白兔一样低眉顺眼。起初以为只是女二的角色设定,是假装的,但是时间长了,也爱上了“女二”。这是整个剧中最好看的一部分,男主一步步爱上“女二”的过程,在女主还是“女二”的这部分,真好看!
1.大力女子都奉顺(朴宝英&朴炯植)我心目中甜剧top1,有悬疑有恋爱,基本无虐,男主超宠女主,还特别会撒娇!!我真的好爱!女主是我超爱的宝英妹砸,又软又萌和在剧里的大力女形成反差,很有意思。剧中的凶手带着面罩的时候是真的挺恐怖的,没看过的同学看的时候要有点心理准备。
2.举重妖精金福珠(南柱赫&李圣经)南朋友是当时四大醋王之一,哈哈哈很好笑。这部无虐,很适合放松的时候看。
3.三流之路(朴叙俊&金智媛)女主可爱!撒娇技能满分。这部是很少的男女主都是普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4.鬼怪(孔刘&金高银,李东旭&刘仁娜)这是很多人的冬季必刷剧吧,确实有很多温暖的搞笑的甜蜜的地方,不过玻璃渣也是真的挺多的
5.复仇笔记(朴所罗门,车银优)通往幸福的门是什么?朴所罗门。我的天这个真的!巨甜!女主能同时拥有俩帅哥,如果是我真的能做梦都笑醒。
6.学校2015(这部剧的男二非常圈粉,尤其是14集亲女主脸颊,啊!真的!太菲党真的落泪!!我太爱这部剧了!!主角都特别青涩)推荐大家听主题曲reset。
7.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丁海寅&孙艺珍)前面好看,后面女主有点让人失望,但是也还好。
8.内在美(李民基)女主一个月会有一个星期变成不同身份,可能是小朋友可能是壮汉,很有意思。这部剧有个亮点是男二女二,年下男很好嗑哦
9. healer(池昌旭&朴敏英)炒鸡好看!池昌旭动作戏真的非常优秀!非常!朴敏英剧里短发很减龄。男女主也超级甜,基本没有狗血的地方,很值得看一下
10.继承者们!!!(必看!!我最爱崔英道!!❤❤❤比金叹的角色更加深入人心。)每个片段都超喜欢所以找不到最喜欢的图
.《孤单又灿烂的神:鬼怪》
鬼怪这部剧跟《来自星星的你》有些类似的,都是一个不死之人从古到今,只是一个是外星人,一个是鬼魂。这部剧的编剧朴智恩、金恩淑正好是这些年在中国先后掀起超高收视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和《太阳的后裔》编剧。《鬼怪》虽然偏向偶像剧,但无论是孔刘、李栋旭,还是金高恩、陆星材,演技都是在线。创造无数收视神话的顶级编剧,电影级别的一线演员组合,共同演绎一个关于生命,鬼神,还有爱情的故事。
(太阳的后裔)
该剧主要讲述了特战部队海外派兵组组长柳时镇和外科医生姜暮烟,在韩国和派兵地区乌鲁克之间往返相爱的故事。该剧带来了与以往拖沓的韩剧不同的节奏感。男女主人公第一集一见钟情,第二集分手,第三集希腊再次邂逅。从相遇两人对手戏就是快刀斩乱麻的平等、主动。人物情感没有所谓的欲擒故纵,都是直接表达心意。
你看过乡村放映的露天电影吗?同时,看过哪些记忆深刻的乡村露天电影
只要说出小时候经常追着电影放映员各村的跑,大家肯定知道是什么年代的人了,做为一个70后对乡村的露天电影一点也不陌生,因为乡村的露天电影几乎贯穿了整个童年的记忆。晚上黑灯瞎火的各村去追着电影看,确实也发生了很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事情。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有天晚上去隔壁村看《神秘的大佛》
说句老实话那时候看电影根本还看不懂,所以到现在也只记得《神秘的大佛》就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蒙面人飞来飞去。记得第二次看这部电影是在隔壁村,村子就在山边,放映场地有很多大青石,我坐在大青石上面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等我醒过来的时候放映场地已经一个人都没有了。当时吓的我我就滔滔大哭,因为离家有点远,而且黑灯瞎火的也找不到路回家,好在后来姐姐到家发现我没跟着回,又跑过来找我,所以这件事情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感觉最无聊但是却永远也忘记不了的电影是《卷席桶》
说起《卷席桶》相信记得的人肯定不多,因为小孩子根本就看不懂这样的电影,也实在没有兴趣看,没良心的放映员就是怕看电影的人都跑了,所以很多时候放映的第一个电影题目就是《卷席桶》,不过只要第一部放映的是这电影的话,后面放映的肯定就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所以大家就得耐心等着。
每当这时候我们一大班小屁孩就骂骂咧咧,往放映员方向丟石头,看到银幕上总是凄凄惨惨戚戚的就一肚子火。好不容易熬到放完,看到下一部电影八一那两字金光闪闪,立马精神也来了,不吵了也不骂了,就算是有人说话立马就有人制止,全部安静的看着电影。
小时候看过的露天电影实在是太多了,直到现在还记得很多,比如说《少林寺》、《地道战》、《自古英雄出少年》、《上甘岭》、《渡江侦查记》、《天仙配》、《白蛇传》等等。不过现在想起来好像那时候的电影确实也不多,就是那么几部翻来覆去的反复放,但是大家也兴致勃勃的反反复复的追着看,应该说喜欢看电影的这件事胜过看电影吧。(图片来自网络)
记忆从来都是不讲道理,随时以一种排山倒海泛滥成灾的阵势,突然想起了小时候,一场场的露天电影。
以及放电影的,那一个个热闹沸腾的很晚才睡觉的夜晚,露天电影都是在天黑之后,儿时有很长一段时间对天黑喜爱,大都跟露天电影有关。
尽管,这样的夜晚少之又少! 如同我对母校的记忆,大都停留在,校门前的大操场。只因操场就是放露天电影的场所,那时的电视,还没到我的家乡,唯一的娱乐,就是偶尔的放次电影,那该是怎样值得庆祝的事情,信息灵通的早早知道,就是不肯说卖着关子。搞得别人吃完饭都没心思。
村干部把村中有点权威和有点学识的人,都叫去帮忙了。可见放一场电影有多隆重。
记忆最深的就是改编自聊斋的《画皮》看的我好长时间不敢一个人睡,不敢看外面的黑夜。小时候只觉得鬼好可怕!长大后才知道:活人比死人可怕!
其实,对于孩童的我们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晚上有什么零食吃。 记得一部电影的名字就叫《娇娇小姐》,这么美丽而有富想象力的名字,让我的乡亲们,旖旎了半天的想象力。那该是怎样的一位美丽的姑娘,不过,电影开场后,乡亲们很是失落,原来啊,娇娇小姐是只大熊猫!哈哈!但乡亲们很快拾起了失落的心情,津津有味的看着。
至于想象力的落空和讨论电影好看或者不好看,喜欢哪个人或者不喜欢哪个人?那将是接下去好几天的谈话的内容。
不过也有另当别论的,那就是,平时有了好感的男女小青年,碍于别人的眼神或是自己的腼腆,露天的电影场,倒是个绝佳的场所。借着讨论电影,试探一下,伊人所思或是君子所喜!
还有一次放的电影名字《两对半》,让很多自觉家教甚严家风很好的家长们,把成年还没对象的女儿们,反锁于家中,不准去看,怕看坏了孩子的思想。
每次看电影,父亲带我,奶奶妈妈带弟弟,爷爷独自一人最后去,爷爷是家里的后勤部长,在确定安全后,才离家去看电影。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一个80后,乡村露天电影是我小时候一段美好的记忆。现在想想都怀念那段时光。
以前村里来放电影的都会提前把大幕挂起来,等着吃完晚饭就开始放,对我们这些小屁孩来说哪还有心思吃饭啊,巴拉几口就搬着小凳子出去占好的位置去了,一个个打打闹闹的,别提有多开心了,那个时候村里的大人也都出来看,可热闹了。记得很小的时候我一般都坚持不到电影结束就睡着了,然后我爸就把我背回家了,再大大上小学初中就一堆小孩在一起看了,那时总是特别羡慕这些放映员,感觉机器是那么的神奇,胶片从一个盘转到另一个盘上,就放出来电影了,还有声音。我们总爱围着机器看,但是不敢碰哈哈,怕碰坏了。
那时候看的电影大多是抗战电影,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地道战》、《地雷战》、《狼牙山五壮士》,当然还有那时候红极一时的动画片《葫芦娃》,基本上每个小孩都会唱,那时候那种开心跟欢笑是那么的纯真。
现在有时候回去,村里有时候还会去放电影的,大多都是政治任务,基本上就没人出去看了,现在网络发达,露天电影也慢慢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有时想想现在的孩子有什么乐趣呢?都是在家看手机、玩电脑,他们在物质条件上市幸福的,但是在精神上真的不如我们那个时代。
看到这个题目,我就想起了那个时候的那种欢声笑语,人呢总是这么的奇怪,小时候盼着长大,现在呢又渴望回到那个纯真的少年时代!
记忆从来都是不讲道理,随时以一种排山倒海泛滥成灾的阵势,突然想起了小时候,一场场的露天电影。
以及放电影的,那一个个热闹沸腾的很晚才睡觉的夜晚,露天电影都是在天黑之后,儿时有很长一段时间对天黑喜爱,大都跟露天电影有关。
尽管,这样的夜晚少之又少! 如同我对母校的记忆,大都停留在,校门前的大操场。只因操场就是放露天电影的场所,那时的电视,还没到我的家乡,唯一的娱乐,就是偶尔的放次电影,那该是怎样值得庆祝的事情,信息灵通的早早知道,就是不肯说卖着关子。搞得别人吃完饭都没心思。
村干部把村中有点权威和有点学识的人,都叫去帮忙了。可见放一场电影有多隆重。
记忆最深的就是改编自聊斋的《画皮》看的我好长时间不敢一个人睡,不敢看外面的黑夜。小时候只觉得鬼好可怕!长大后才知道:活人比死人可怕!
其实,对于孩童的我们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晚上有什么零食吃。 记得一部电影的名字就叫《娇娇小姐》,这么美丽而有富想象力的名字,让我的乡亲们,旖旎了半天的想象力。那该是怎样的一位美丽的姑娘,不过,电影开场后,乡亲们很是失落,原来啊,娇娇小姐是只大熊猫!哈哈!但乡亲们很快拾起了失落的心情,津津有味的看着。
至于想象力的落空和讨论电影好看或者不好看,喜欢哪个人或者不喜欢哪个人?那将是接下去好几天的谈话的内容。
不过也有另当别论的,那就是,平时有了好感的男女小青年,碍于别人的眼神或是自己的腼腆,露天的电影场,倒是个绝佳的场所。借着讨论电影,试探一下,伊人所思或是君子所喜!
还有一次放的电影名字《两对半》,让很多自觉家教甚严家风很好的家长们,把成年还没对象的女儿们,反锁于家中,不准去看,怕看坏了孩子的思想。
每次看电影,父亲带我,奶奶妈妈带弟弟,爷爷独自一人最后去,爷爷是家里的后勤部长,在确定安全后,才离家去看电影。
你好!很高兴来回答你的问题,我是@陈尊群 。
我看过乡村放映的露天电影,那是小时候最开心的事。
只要看到打麦场上搭起了银幕,就知道晚上有电影,心里就会像要过年一样。时刻看天上有没有云彩,心里想:千万别下雨啊!
巴不得马上就天黑,到了下傍晚,就早早搬上凳子占地方。最佳位置是银幕前10步左右的地方,近了要仰头,远了看不清。
为此,每次都要上演“诸侯争霸”,胜者,洋洋得意坐下,败者只好把凳子挪到稍远的己的封地,可怜那最弱的只好去银幕的背面看。
终于到了晚上,打麦场上人山人海,放映员小顾不紧不慢的摆弄着发电机、放映机。随着一阵轰鸣声,场上的电灯亮了,小顾用他那地方普通话说:“社员同志们,现在开始放映”。
照例是先放《新闻简报》 ,当看到“伟大领袖毛主席”,会见那个大鼻子的美国人“一棵松”(尼克松)时,我们会高呼“毛主席万岁”!
《新闻简报》放完后,接着就放正片。有时候,停下不放了,小顾说:“今天跑片,片子没到”。
大家只好等,大人们吸烟闲聊,孩子们欢起来,窜来窜去,疯累了,就在地上睡着了。
迷迷糊糊中,听到“片子来了”,又睁开眼,尽管是不知看了多少遍片子,像《白毛女》、《地道战》、《地雷战》、《上甘岭》、《英雄儿女》,台词都能背出来了,仍然看得热血沸腾。
早些年露天电影还较流行,那时候小朋友一听说有露天电影就会十分兴奋早早的就拿着小板凳,兜里装着些瓜子之类的小吃,去占位等待,高兴得像过节一样。那时在兵团,农场,学校也常常会放些露天电影来改善业余生活,那时候的业余生活比较单调,能看场电影无疑是种享受。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这样的露天电影越来越少了,数码技术代替了放映机坐在家里就能分享。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这样的露天电影还是必不可少的,是改善文化生活的一个途径。这次在密云古北口村就赶上村里的老放映员在为大家播放一部老电影。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去分享这一久违的露天电影。
我是灯花物语,此题我来一答。我小时候,就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经常看乡村露天电影。《喜盈门》、《地道战》、《月亮湾的笑声》、《黑三角》、《七品芝麻官》、《少林寺》等影片,我至今记忆犹深。
那时候,乡村的文化生活是很贫瘠的,缺书少报,没有电视,除了收听广播外,看露天电影便成为奢华的视听盛宴。
每次放电影,村里一般会用大喇叭广而告之。到了傍晚,公社里的电影放映员,就会支上雪白的、长方形的、镶着一圈黑边的影布,并架好放映机。这时候,心急的孩子们,就忙着搬着板凳去抢占观看的好位置。夜色笼罩乡村时,丢下饭碗的大人孩子陆续就座,一时间人声鼎沸,暄闹异常。电影一旦开始放映了,人们的注意力便集中到了荧幕上,瞬间便鸦雀无声了。天上的星星静悄悄的,地上的人们静悄悄的,只有荧幕上的人们在说话。
我那时不喜欢和别人抢座位,就到影布的后方去看,这样除看到的字是反的,别的倒也没什么。荧幕前黑压压一片人,荧幕后,往往就一个孤独的我。我很享受这种寂静和孤独。不过,有时候,影布是架在一面墙上的,我就没有了机会去享受我的孤独,只好和大家挤在一处欣赏影片。
放完一卷胶片后,放映员便忙着换下一卷。此时,观众席上便会有些许的躁动,打呵欠的,评论刚才看过的情节或者人物的,埋怨放映员动作慢的,呵斥孩子的,各种声音都有。这个过程也就几分钟时间,几分钟后,观众席上便重新恢复了平静。也有特殊的情况,等待的时间比较长,那就是遇到“跑片”的时候。所谓的“跑片”,就是有两个村庄、甚至三个村庄同时放映同一部影片,这个村庄演完了一卷胶片,下一卷胶片在别的村庄正在上演,或者是在从别的村庄来的路上。这个时候等待的时间就较长了,等待半个小时也是正常的。等待归等待,不满归不满,但一般没有人会离开。
自己的村庄不是每天都放电影的,甚至一个月也不一定放上一场。所以,一旦听到外村有放电影的消息,人们便会早早吃罢晚饭,三五结伴,多数是步行,也有骑自行车的,兴奋地奔向目的地。有的人喜欢恶作剧,故作正经地告诉大家:今天某某村放电影呢,放的是战斗故事片《战斗英雄白跑路》。聪明的人听了一笑置之,忠厚的人便信以为真了,就成了“英雄白跑路”。
除了公社(80年代初期改称乡政府了)安排放的电影,村里谁家有红、白事了,也常有人凑份子,请人放电影。红事的话,多数会放《喜盈门》,这部影片批评了不孝顺老人、妯娌不和睦的现象,有教育意义。有时也放《李天保娶亲》,是一步戏曲片。白事的话,合适的影片不好找,聪明的放映者便说放映《李天保吊孝》吧。其实放的还是《李天保娶亲》,只不过里面有吊孝的情节。
到后来,时兴个体户了,有的村庄便有了专门的电影院。说是电影院,其实还是露天的,一个大院子,也没有座位,进院子看电影要买票。到底是条件太简陋了,这样的电影院寿命都不长。我记得最后一次在村里的电影院看电影,看的是《少林寺》。当时这部功夫片风靡全国,人们对它十分痴迷。我买了票,进影院时,验票员却不能验票了,人太多了,我被周围的、后面的人拥挤着进了影院,根本没机会把票给验票员。影院四周的墙头上、树木上,都爬满了人。要是现在出现这样的情况,估计警察都要干预了。
没有电影可看的时候,往往就到乡政府、工商所等公家单位去看电视,为了方便大家观看,电视是放在院子里的,所以也是露天的。那时看到的电视剧,印象比较深的有《霍元甲》、《陈真》、《白眉大侠》等,还有动画片《蓝精灵》。
再到后来,电视逐渐普及了,走进了各家各户,露天电影、露天电视便退出了历史舞台。近几年,县里的文化大篷车送电影下乡,也是露天的,去看的人很少。在文化生活异常丰富的今天,露天电影风光不再了。